防水是实现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尤其是地下防水工程,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。
根据现场实际工作,描述防水分项工序的施工管控要点。
防水施工前主要准备工作有:
1.确定防水施工节点计划,合理划分施工区段、施工顺序,明确并实现防水施工前置条件达成。
2.从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五个环节管控因素分别逐一落实到位。
☞提前掌握施工方管理人员、施工班组人员、施工机具等计划安排情况;
☞根据材料供应周期时间提前完成材料进场计划提报审批;
☞督促施工方施工专项方案提前编制审批,了解施工工艺工法,掌握控制关键点;
☞提前了解施工环境因素,包括项目周边交通情况、场区交通组织、天气气象条件、政府政策行为因素等,提前梳理存在问题并及早介入解决,做到“五步提前,五环交圈”。
3.组织图纸审查,完成逐级逐层面技术教育交底,明确设计技术要求、薄弱环节,制定应对措施。
4.施工前,材料进场按要求进行进场验收及复试工作;完成防水基层施工,防水基层坡度、含水率等符合设计、规范要求。
5.执行“样板先行”制度,样板经评审验收合格后方可展开大面积施工。
清理基层表面,先将尘土、杂物清理干净,表面残留的灰浆块、突出部分铲平剔除,坑洼孔洞修补平整,残留浮尘使用鼓风机进行一遍吹扫干净,然后进行基层干燥性检查。
干燥程度的现场检查方法为将1平米的卷材平铺在基层上,静置3-4小时,夏季炎热无风时段可以平铺后暴晒2小时,如基层及卷材上未见水印,即可进行底油撒布施工。
基层SBS底油涂刷前,应根据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长短和施工进度快慢确定,保证涂刷均匀,不露底,一次涂好,干燥到不粘手不黏脚为宜,一般干燥1-2小后,关注天气情况再进行卷材铺贴。
受现场施工环境影响,卷材铺贴前还应随时对基层进行清扫。
首先应用扫把将涂刷底油干燥后的基层浮灰、尘土、交叉作业散落杂物等清扫干净,防水施工区域的其他作业应暂停施工,铺贴时还应使用喷枪对表面进行一次吹扫。
现场剥离检查,上层卷材的接缝处理是止水的第一道防线,也是满足防水要求的直接保障;而底层卷材是否与基层紧密结合是止水的最终防线,也是满足防水要求的根本保障。
为此卷材铺贴后应在每区段适时随机抽取检测点进行现场剥离检查。
卷材搭接缝处用喷枪加热,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,施工中现场配备充足灭火消防器材。
卷材末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。
在阴阳角交接处、穿墙套管、收头等接点部位,必须仔细铺平、贴紧、压实、收头牢靠。
新旧卷材搭接面,需将破损老旧卷材割除,基层按标准做法处理后,重新铺贴卷材。
卷材铺贴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工作,封闭施工区域,禁止车辆、物料、机具等直接碾压、堆放在防水上,并应及时施作隔离层、平面保护层及立面防水保护墙,注意钢筋端头应离开阴角坡底10公分,避免钢筋端头施工中刺破防水卷材。
混凝土保护层亦应按设计排水坡度施工,做好抄测并记录。
水是不请之客,你若怠慢视之,它便肆虐无忌,无孔不入,不得不防;要提防它,就要将上好的防水佳珍早早备齐,把它奉为上宾。
水是狂野之马,你若束缰驭之,它自俯首踏蹄,温顺归从,心服口服;要驯服它,就要把最韧的管控之鞭高高扬起,让它知强而止。